“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需要金融发力支持
时间:2025-07-15 17:37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总书记重要讲话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指明了实践路径,更为金融支持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近日,江苏省金融学会举办“锚定‘四个着力点’金融赋能经济大省挑大梁”专题座谈会,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陈涤非主持。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周诚君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座谈会上,多位专家、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积极参与研讨,就如何持续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江苏实践,推动金融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座谈会上表示,金融支持科创需从政策保障、运营机制、融资模式、产品体系、市场环境、人才队伍等方面培育耐心资本;金融支持民生应优化信贷产品、健全风控机制、创新消费金融、完善支付设施,积极探索数字消费和跨境服务消费新路径。展望金融支持科创的着力点,杨涛指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大中型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科创债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等四大领域将快速发展,政策的风险容忍度将成为关键。

  杨涛随后提出六个“耐心”充实中长期资本。一是完善“耐心”政策,构建系统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协同性、一致性,引导资本满足多元重大政策目标;二是构建“耐心”机制,打造激励相容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三是探索“耐心”模式,完善“商行+投行”、科技支行等传统模式,鼓励银行推进AIC股权投资项目和投贷联动创新试点合作机制;四是创新“耐心”产品,设计和维护与耐心资本相关的金融产品,依托金融逻辑进行创新;五是塑造“耐心”生态,优化金融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层次的参与主体实现合作共赢、协同创新;六是培育“耐心”人才,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升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的“耐心”。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在发言中指出“要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调整股权投资机制,改善私募基金生态,着力解决投资难问题,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与科技研发。”他表示,自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省工业增加值和发明专利授权量显着增长,江苏以高质量发展扛起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针对如何优化股权投资机制,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范从来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江苏国有股权投资基金要率先弃用业绩推动上市对赌的回购条款,同时与创新企业家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投资协议。二是重点培育头部基金,避免政府投资基金部门化、碎片化,同时建议整合长三角资源,通过参股的方式放大私募基金投资的专业能力,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三是对触发回购条款的项目,应以保护创新要素为原则,支持企业家资源重整和再次创业。

  华泰证券机构业务委员会主席梁红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支持科技创新与市场重组方面,资本市场相较于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她进一步阐述,当前中国经济的融资结构中,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相对偏高,股权融资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优化融资结构,强化股权融资功能,对充分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潜力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结合江苏实际情况,梁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其一,精心培育科创成长层股票,通过严格筛选,遴选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进而打造产业整合平台,助力这些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协同发展。其二,积极引导省内上市公司借助上下游整合、跨区域并购等方式,实现高效的资产重组,着重培育出更多的龙头企业,提升产业集中度与竞争力。其三,充分把握香港资本市场的独特优势,为省内企业开辟跨境融资与重组的便捷通道,以此增强全省资本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话语权,推动江苏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格局。

  江苏省金融学会会长周诚君认为,当前企业出海越来越普遍,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投资、生产、销售,会面临全球司库问题。从企业角度而言,需要按照经营管理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有效调度资金,管理好现金流,真正实现全球司库高效运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应当不断提高产品服务便利化程度,有力提供全流程交易服务,助推企业提高全球竞争力,在供应链变革、价值链跃迁过程中,真正占据有利地位。

  周诚君同时表示,围绕“四个着力点”,江苏金融系统将从四方面精准发力:一是围绕“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强化金融“精准滴灌”和“全周期服务”,打通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二是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攻坚改革深水区,深化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布局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前沿赛道;三是围绕“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强化协同联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四是围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强化民生重点领域的金融保障。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