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评选你“被幸福”了吗?
时间:2025-08-31 08:02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如果有人问你:你所居住现在的城市感觉幸福吗?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每个人对幸福也有自己的理解——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城市空气清新、交通便捷;邻里团结友善;不用当“房奴”这些都会让你感觉幸福……

  在今年“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中,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城市榜上有名,但是网友却对此颇有异意:超过70码的速度飙车,杭州富二代们很幸福;莫道杭州房价高,但见“许三多”们超幸福……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观感受,当市民们“被幸福”了,我们不禁要问:他们是否真的幸福?

  “幸福原来这么容易”,网友纷纷在此则新闻后跟帖表达异见。众所周知,幸福指数是老百姓幸福感“无须调查统计的”体现,是挂在人民群众脸上的“指数”。可“蜗居”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笔者与很多网民一样哭笑不得:所在的城市“幸福像花儿一样”自己却浑然不知,欣喜过后才意识到,在“被幸福”面前任何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迹象表明,近年来,正如贺岁大片的狂欢一样,各类官方机构非官方机构也在另一条战线上收获着“贺岁评比”的狂喜和福利。而当杭州荣膺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时,我不免要想,诸如此类的评比其背后是否也存在着一手收钱一手发放锦牌的另类“牙防组”?

  如果一个城市市民幸福感原本就不够强烈,而他们所在的城市还要拼着纳税人的钱财角逐这类评选——一方面莫名其妙地“被幸福”了,另一方面还要匪夷所思地为这类评选埋单,那么这些所谓“幸福城市”的市民们可真是够不幸的了。

  如果年终评奖必须要进行的话,还不如搞个“最不幸福城市”的评选。这个过程中,评委会可以将该一年之中发生的种种影响城市形象的大事列举出来,看看哪个城市的中“不文明”现象更多。此外,还要分门别类:省会级城市一分类,地市级城市一分类,县区级城市一分类。我想,“不幸福城市”评选出来的那一刻,也正是“幸福城市”的出榜时。

  懂得了城市幸福感的“木桶原理”,就是要让我们的城市领导者认识和解决城市幸福的“短板”,让最穷苦的人感到幸福,让最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幸福感城市不是挂在官员胸前的“政绩徽章”,而应该是和市民共享的看得见的幸福,是房子、大米、食用油,是医疗、教育、保险,是社会治安、邻里关系,以及斑马线上的车速。

  但就算是让市民参与评价,恐怕也难以达成“共识”。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种最幸福的城市——城市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幸福,绿化水平较高会让人觉得幸福,文化气息浓厚也会让人觉得幸福,甚至房价低还会让人觉得幸福……反之亦然。所以,“最幸福的城市”本来就是一个伪命题,或者不是“杯具”,亦不是“洗具”,但大抵也就是面具罢了。

  如果把排行榜评选比喻成一场比赛,那么,上榜者与发布榜单者,就一个是教练员,一个是裁判员。谁给裁判好处多点,裁判的判罚对谁就有利。

  我认为,评选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做几次入户调查与街头访问很容易,城市为了登上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宝座,修几块草坪,建设几个形象工程也不难。难的是如何移开影响百姓幸福感的拦路虎,培育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对此,城市管理者大有可为。一方面,要积极营造培育文明和谐的城市氛围,另一方面,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品质,让公众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幸福的社会生活之中。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