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头”文化越来越有看头
时间:2024-12-27 14:13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舞台灯光下,来自甘肃的农民诗人裴爱民吟诵着自己写给村庄的诗,来自青海的农牧民唱起活力四射的《三江源头祝酒歌》,来自河北滦平花楼沟村的村民讲述他们拍摄金山岭长城的故事……

  近日,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的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艺术展演季上,一批农民唱主角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折射出当前乡村文化的活力涌动。

  村歌、村晚、“村越”、“村BA”、村超……一段时间以来,“村字头”文体活动持续火热,乡村博物馆、美术馆等蓬勃生长,受到广泛关注。村潮涌动生华彩,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等组织开展“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系列活动,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促进乡村文化资源活化应用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我先来一段!风光惹人醉,田园吐芬芳,幸福新农人,把美好生活开创……”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天元村的文化礼堂内,20多名村民正在练习村歌《美好的日子唱着过》。“从音乐、台词到服装、道具,都是村里人自己创作编排的。”作品主创成员、村民王玉珍说。

  天元村所在的慈溪是中国曲艺之乡,拥有小锣书、宁波走书、莲花落等10多个地方曲种。村民们自发组建了文艺队,队员近60人,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才3岁。

  乡亲们的创作内容丰富,有的将地方曲调《马灯调》结合快板说唱,讲述文明新风尚;有的把日常情景改编成轻松诙谐的小品、情景剧……“一些小摩擦、小纠纷,搬上舞台后,大家笑一笑,无形中化解了。”村民陆央平说。天元村党委书记钱海明说,天元村早年由两个村庄合并而成,文艺活动让村民间增进了沟通。目前,天元村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8届。

  在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办的民歌汇,吸引上万名群众;在四川宜宾、山西长治等地举办的“和美乡村”健康跑,吸引3000多名跑步爱好者参加;在安徽池州举办的农民诗会,吸引农民诗人代表、朗诵家和当地群众上千人……“村字头”文体活动像一扇窗口,让更多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被发掘。

  民间文艺如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11月24日,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民间文化达人故事汇活动现场,来自上海的嘉宾王彦之讲了“一个村子和一群人”的故事。

  大南坡村位于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2019年12月,修武县委、县政府以“美学经济”为抓手,邀请各地的乡建、设计、美学专家为大南坡村发展建设出谋划策,王彦之所在的工作室也参与其中。

  用改造代替新建,村里遗留下来的3000余平方米老建筑,打开美学设计的想象空间——乡土文化展览、“书店+美学生活”、地方物产杂货铺等多业态模式,点亮了古朴乡村空间。安徽大学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院副教授左靖介绍,5年来,大南坡村的人、物、事、景有了可见的变化,今年4月还获评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

  “以前,这里虽然山多水多,但大多是穷乡僻壤。如今艺术让乡村更美,我们的乡村生活也可以美美的。”大南坡村村民赵耘说。

  不只是大南坡村。仅以河南省为例,洛宁县花树凹村变身“陶艺村”,禹州市槐树湾村变成充满活力的“创客村”……“不少学者、艺术家入驻乡村,带动了陶艺村、绘画村、风筝村、乐器村、写生村等文化村庄发展。”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认为,艺术赋能文化产业特色村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径。

  艺术赋能乡村文旅,让乡土文化“出圈”。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表示,各地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多元价值。下一步可以通过设立乡村美育工作站、大家书房、文化大院等方式,组织文艺家、高校师生等进行田野采风和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推出更多“出圈”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更多文化特色乡村。

  从土房窑洞到砖瓦四合院,从牛驮车拉到汽车飞驰在乡间公路上……长达140米的剪纸长卷《农民纪事图》上,包罗几十种场景、2080个人物形象,浓缩乡村变迁。

  展演季活动现场展出的这幅作品,出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纪事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农民剪纸艺术家赵美玲之手。赵美玲的孙女崔靖涵脸上洋溢着自豪:“从奶奶、父亲到我,我家从事剪纸已有50余年。”

  折迭、画稿、染色、剪纸……在达拉特旗东海心村的剪纸艺术创作合作社,附近村庄的妇女们学起了剪纸手艺,通过公益品牌“妈妈制造”提供订单,合作社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作品变产品,产品变产业,乡村非遗走向广阔天地。在文旅部门支持下,东海心村依托非遗剪纸,发展起了研学观光等新业态。目前,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赵大剪剪纸文化大院已建成营业,展厅里500多幅原创作品赏心悦目,剪纸博物馆、牧家乐餐厅、乡村民宿吸引游客前来。

  “农业遗产、传统技艺、手工绝活、特色美食承载着乡愁乡情。”唐珂介绍,据统计,乡村是我国绝大多数非遗的起源地,非遗项目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珍贵资源。近年来,加强挖掘保护,历史悠久的乡村文化正在新时代展现新的魅力和风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舞台为农民而建,农民是主角、主演、主力。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提振精气神,增强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杨东霞表示,“村字头”文体活动既丰富了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素养,又在寓教于乐中弘扬新乡村新风尚、展现新农民新风貌,更好满足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11月12日至13日,浏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链长唐安石带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张葵红,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家居建材产业链副链长谢波等同志参加,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家居建材产业链招商考察活动。

  2024年11月12日,江苏省苏州市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内向日葵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乐享秋日美景

  2024年11月12日,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双江镇的烂阳村,山林色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松柏常青,宛如大自然的调色盘

  延安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采矿井约40家,年开采量约5000万吨,但煤质坚硬、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严重制约着煤炭产业的发展。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