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王打算去荆台游玩。司马子綦劝谏道:“荆台这个地方,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南边可以看到猎山,下面就是方淮。到这么好的地方游玩,会让人忘记了时间和责任。国君如果到这里游玩的话,国家就会灭亡。请大王不要去荆台旅游。”
楚昭王说:“荆台也是我的领地,我到自己的领地游玩有什么问题!你为什么非得阻止我去荆台游玩?”说罢生气得打了子綦。然后楚昭王给令尹子西下令,让他在大殿之下安排好车马,并且说:“今天这荆台我是非去不可了。”
马车行进了十里,子西停下车马,说:“我不敢继续开车了,我有这么几句话不知道大王让不让我说?”
子西说:“我听说,作为臣子只要是忠于国君的,赏赐的爵禄根本不足以表彰他的忠诚。作为臣子只要是谄媚国君的,就算是直接杀掉也不足以惩罚他的罪恶。现在,司马子綦是忠臣,而我则是个谀臣。请大王下令处死我,处罚我的家族,同时表彰子綦。”
“想要禁止后世的国君去荆台游玩也很简单,只要大王在百年只有将陵墓设置在荆台就可以了。我还没听说有人去祖先的坟墓上开派对的。”
孔子从鲁国听说了这个事,赞美道:“漂亮!令尹子西能再十里之前劝谏国君,还能有办法解决百世之后的麻烦。”
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
王曰:“荆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为绝我游乎?”怒而击之。于是令尹子西,驾安车四马,径于殿下曰:“今日荆台之游,不可不观也。”
王登车而拊其背曰:“荆台之游,与子共乐之矣。”步马十里,引辔而止曰:“臣不敢下车,愿得有道,大王肯听之乎?”
令尹子西曰:“臣闻之,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禄不足以赏也;为人臣而谀其君者,刑罚不足以诛也。若司马子綦者忠君也,若臣者谀臣也;愿大王杀臣之躯,罚臣之家,而禄司马子綦。”
令尹子西曰:“欲禁后世易耳,愿大王山陵崩,为陵于荆台。未尝有持钟鼓管弦之乐而游于父之墓上者也。”
楚昭王:芈姓熊氏,名壬,又名轸(珍),楚平王之子。楚平王因为就是被伍子胥掘坟鞭尸的那个。所以楚昭王继承的是一副烂摊子。孔子称其为“知大道”。
子綦(qi,一声,期):即子期,芈姓熊氏,名结,字子期,楚平王之子,担任楚国司马。伍子胥攻破郢都厚,他陪同楚昭王流亡。后来楚庄王重病,想要传位于他,他坚辞不受。
子西:芈姓熊氏,名申,楚平王的庶长子。楚平王死后,令尹想要拥立子西为楚王。子西坚决拒绝,并拥立楚昭王。
楚昭王继承了一个烂摊子,还能够中兴,除了自己靠得就是这俩神仙一样的兄弟。真是有兄弟如此,夫复又何求啊。
按照楚昭王的经历来说,这个事就挺假的。亡国这个事,很多君主没有机会经历。他们经历的时候基本上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但是楚昭王非常明白亡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燕昭王也是谥昭,这俩人摊上那么不靠谱的爹真是太辛苦了。)
所以,按我的想法,这种事和亡国联系在一起,直接能引发楚昭王的ptsd。不太可能在这样的事情上这么一意孤行。更不消说还动手打人。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