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本在于民,民生之计在于细。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红船,到现在昂首阔步的复兴巨轮,力量来自人民,国家依托人民,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想人民之所需,身行力践,更是我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办好实事要准。将事想到人民的心坎上,将力用到“急难愁盼”中。建党以来,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从“让天下人都吃饱饭”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温饱到经济建设再到精神文明建设,事无巨细,始终扎实立足民生中最突出最急迫的问题。办实事要准,关键在于不脱离群众,从群众来便身兼重责,到群众中去便对症下药,如今,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如火如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走访调查,真实地去了解老百姓所需、所盼,打通了群众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了民生难题,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好事办实要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办实事的工程中应当秉持长远的目光,不仅仅着眼于当下,更不仅仅为了完成指标。将好事办实,要夯实好工作基础,将利民之事交付群众,将经验留给后来人,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改进,功在当代,利在春秋。我国人民始终怀揣为国为民之大无畏,大到“都江堰”、“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泽披后代,小到“大走访”、“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惠及大众,将民众所需当下解决,将未来设想纳入计划,未雨绸缪,执政能力方能得到提升。
实事办好要“实”。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一个“实”字。办实事的过程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才能将事办好。“办实事不是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于闭关锁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等一系列泥泞中, 有过“百日维新”、“洋务运动”等自救运动却无济于事,原因在于办事不“实”,铁路修建归属名存实亡、武器炮弹质量参差不齐、不顾民心所向割地赔款……如此,何以自救?新中国成立以来,披荆斩棘,深入不毛,打通各地交通枢纽;扶贫攻坚,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世界壮举;改革开放,稳扎稳打,方有经济快速发展。将力用到实处,将事办“实”,国家才能稳步前进,民众才能愈发幸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五十多人革命队伍,到如今九千多万共产党人,我们始终高举红色旗帜,依靠着群众,与群众共进退。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深刻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我们始终坚持把好事办实,把事实办好,与人民共同构建美好生活,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罗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