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周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宣,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目前正接受国家监委监察调查。
李钺锋是2024年被查的首名正部级官员,是中共二十大以来继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董云虎、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之后第四名被查的正省部级官员,是中共十八大后被查的最高级别民主党派领导人。
李钺锋最近一次亮相是在2024年3月12日,台盟十一届六次“中常会”在京召开,他以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的身份出席。央媒根据履历特意标注,李钺锋为正部级。
公开资料显示,李钺锋,1958年7月生于重庆市渝中区,1976年6月参加工作。他标注的籍贯是台湾中坜,但土生土长于重庆。早年,曾在重庆大阳沟工业公司、重庆长征五星电器厂当工人。1989年和1998年两次入学法律界黄埔军校——西南政法大学,获得本科与硕士学位。
鲜有人知,身居正部级的李钺锋,曾有18年的律师从业经历。1980年8月,重庆第一律师事务所成立,这是律师制度恢复后重庆成立的第一家律所。当时的律所均由官办,拥有红顶性质。六年后,离开国有企业的李钺成为这里的执业律师。
在律所逐步脱离官办、走向市场化之时,李钺锋于2001年11月加入台盟,这也为他转仕并平步青云提供一条捷径。
官方宣称,台盟是由台湾省人士组成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政治联盟,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目前,台盟在19个省、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成员3000多人。
得到台盟身份加持,2004年11月,李钺锋由律所主任突然转岗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副检察长。这一切换让业界瞠舌。2012年11月,李任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国家二级大检察官);次年当选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晋升副省级。
2017年12月,李钺锋当选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次年3月,出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明确为正部长级,直案发已近七年。
重庆永和律师事务所的官网,彼时还宣称他是律所的主任,并强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兼职。这不仅违反相关规定,还明示李钺锋团队法律服务的商业逻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2018年12月19日消息,经吉林省委批准,吉林省监委对吉林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张国志严重职务违法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官方通报——
“经查,张国志散布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的言论;违反招投标法律法规,违规办理招标投标;违反公务员法律法规关于职务廉洁的相关规定,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在下属单位核销个人医疗费,默许其妻子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违反财经法律法规,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相关费用;违反公务员法律法规关于社会公德的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公款、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涉嫌贪污、受贿犯罪。”
张国志并非中共党员。官方通报,张国志1962年10月出生,吉林前郭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他曾任民建松原市委主委,历任前郭县副县长、松原市政协副主席、吉林省人计生委副主任、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等职。
吉林工商学院是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吉林三所高专职校合并组建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
“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吉林省监委通报,依据《监察法》《公务员法》等有关规定,给予张国志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法所得;建议开除张国志中国民主建国会会籍;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张国志接受调查的消息发布后,《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解读:涉嫌严重职务违法的民主党派人士“落马”,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一个印证。
在监察体制改革之前,由于党纪只能处分中共党员、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行政监察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想要查处与张国志类似身份的人员存在一定障碍。
2018年3月通过的《监察法》,填补了党规党纪和原先行政监察法之间的空白。其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了六类监察对象,“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民主党派机关的公务员”等均涵盖在内,在法律层面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文章称,吉林工商学院原副院长张国志,虽然不是中共党员,但属于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属于《监察法》规定的监察对象,其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由当地纪检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此后,非党员身份的村干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协警、城管编外人员等接受监察调查的消息屡见不鲜。
2021年1月7日,八大民主党派中央公开发布《关于纪律处分工作座谈会纪要》,旨在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监督管理,做好对违纪违法民主党派成员的纪律处分工作。此前,八大就做好纪律处分工作进行座谈,形成一致意见。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