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团队/与空军军医大学团队等/合作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并研发出一种有效且副作用较低的潜在抗体药物,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疾病。在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赵颖俊教授向记者介绍,与健康人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会出现明显萎缩,这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死亡引起的。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我们通过基础研究找到了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损伤的一个重要的病原蛋白,称之为tau蛋白,这种蛋白质在细胞里面聚集的时候,积累越来越多,这个细胞就会死掉,要治疗这个疾病,就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这种有毒性的蛋白沉积物给它去除掉。
有效清除具有致病作用的tau蛋白,且产生较小的副作用一直是科研难点。赵颖俊教授团队此次的突破,是发现了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毒性tau蛋白形式(p-tau217),同时研发出了针对它的新型潜在抗体药物,这种药物能有效抑制tau蛋白沉积物引发的神经毒性,在进一步的小鼠实验中,科研团队用抗体药物成功清除了致病蛋白沉积物,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与过去的药物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的副作用比较小。我们的抗体药物其实就是能够通过改变蛋白质的可溶态,让它能够像在水里溶解一样的形式存在,这样就能保证它能够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不会产生毒性。
赵颖俊教授说,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点的研究有很多,其中针对-淀粉样蛋白靶点的研究较为热门。但是,它的干预主要在早期,很多病人发现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针对tau蛋白的治疗可以在疾病早中期进行,此时病人已经具有较高的tau蛋白沉积病理,处于这一阶段的患者群体在临床上更容易被诊断,数量也较多。
厦门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赵颖俊:疾病早期蛋白聚集之后会触发一系列的反应,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我们靶向的毒性tau蛋白,可能是多米诺骨牌,靠前面的一张牌,只要我们把这张牌扶起来,后面的牌它也不会继续往下倒,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研究有可能能够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进展。
近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目前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是将针对毒性tau蛋白的新型潜在抗体药物推向临床。
今年四月厦门大学建校103周年校庆期间,将举办首届半程马拉松赛暨校庆环校跑,届时将有13000人超大阵容共同在春日的厦大校园里奔跑。 厦门大学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校庆期间将首办半程马拉松赛暨校庆环校跑。中新网记者 杨伏山 摄 厦门大学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这一...
3月22日,以“两个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首届武夷论坛在福建南平朱熹园开幕。中外嘉宾齐聚,畅谈中华文脉,共话多元文化。 唐宋以来,书院为中国的教育、学术、藏书、出版、建筑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思维习惯及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做出重大贡献。随着中外人口、文化的双向交流日渐增多,书院制度也逐渐根植国外,促进...
近日,厦门大学官网“现任领导”一栏更新显示,尤延铖 、吴超鹏已任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公开履历显示,尤延铖出生于1981年6月,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此番履新前,尤延铖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常务副院长。 公开履历显示,吴超鹏出生于1...
昨天上午,厦门大学发布了“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监测系统显示,一季度全国经济呈现稳健加速趋势。 此次发布的“宏观经济实时监测系统”是依托厦门大学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双一流的学科优势,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据介绍,这一系统提供了中国经济状况指数、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及国家和地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日度指...
跑步爱好者参加首届半程马拉松官方训练营(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3月10日,伴随着春日的绵绵细雨,“南强加速度,奔跑向未来”2024厦门大学首届半程马拉松官方训练营开营。100多名跑步爱好者共同奔跑在厦门大学演武田径场,尽展“爱厦大,爱体育”的厦大体育精神。 2024年是陈嘉庚...
版权声明: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导报(台海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免责声明:台海网转载自网络的文章和图片,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内容仅供参考。
如我们使用了您的作品(包括文章和图片),请作者与本网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网,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责任编辑:)关键词: